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香蕉精_国产一级毛片国语版_57pao视频国产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视频二区不卡

技術指導
仔豬生理特點及管理措施
發表時間:2017-12-20 點擊率:

近幾年來,我國的養豬業發展如雨后春筍,勢不可擋,但某些養豬戶卻唉聲嘆氣,叫苦不迭,究其原因,原來是他們沒有抓住養殖過程中的關鍵環節。民間俗說:“難養三十,易養一百”意思是仔豬前三十天難養,后一百天容易養,這就說明了仔豬的成活率低,原因在于它獨特的生理特點。

1、生理特點

哺乳仔豬階段有“一快三差”的特點

(1)生長速度快,和其他家畜相比,豬出生時體重相對最小,還占不到成年體重的1℅(羊為3.6℅,牛為6℅)但出生后生長發育快,10日齡時體重達出生體重的2倍以上,30日齡達6倍,60日齡13倍或更多。

(2)消化能力低(胃容積小,消化酶分泌少,PH偏高)。

(3)免疫系統不健全,抗病力低。豬的胚胎構造復雜,在母豬血管與胎兒臍血管之間被7層組織隔開(人3層,牛羊5層)限制了母豬抗體通過血液向胎兒轉移,因而仔豬出生時沒有先天免疫力。同時胃內無酸,對隨飼料、飲水進入胃內的病原微生物沒有抑制作用,從而成為仔豬多病的原因。

(4)皮下脂肪含量低,被毛稀疏,保溫能力差。體表面積大,散熱多。出生的仔豬大腦皮層發育不全,調節體溫適應環境能力差,特別是生后第一天,在冷的環境中,不易維持正常體溫,易被凍僵、凍死,故有“小豬怕冷”之說。

2、哺乳仔豬的飼養管理措施

根據仔豬生長發育特點,抓好關鍵點的工作

(1)抓乳食、過好出生關

①固定乳頭,吃好初乳。初乳是母豬分娩分泌的淡黃色乳汁,含有較高的免疫球蛋白和抗病物質,可使仔豬產生免疫抗體,排出胎糞,提高免疫力。一般在出生后24小時內一定讓小豬吃足初乳,仔豬出生18小時后,胃腸道開始失去對抗體的胞飲作用。仔豬有固定乳頭吸乳的習性,開始幾次吸食那個乳頭,一經認定到斷乳不變,在出生后2-3天內要進行人工輔助固定乳頭,弱小仔豬最好吮吸靠前乳頭。

②加強保溫、防凍防壓。仔豬的適宜溫度1-3日齡為30-32℃,4-10日齡為28-30℃,10-30日齡為26-28℃。設仔豬欄或護仔箱防壓和保持母豬安靜。

③ 補鐵。仔豬出生3天內,及時注射補血劑1ml,防止營養性貧血引起的發病或者死亡,7天內根據仔豬狀況可考慮第二次補鐵有利于仔豬生長。

④出生24小時內剪犬齒和斷尾,防止咬傷母豬乳頭、咬尾和爭斗發生??勺⑸潲}酸頭孢噻呋注射液防止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、關節腫大等。

(2)抓好補料關

訓練仔豬吃料,叫開食。仔豬的體重及營養需要與日俱增,母乳從第2周后就不能滿足仔豬的需求。因此,要及時補料。補料的目的是促進仔豬胃腸發育成熟。補料時間一般在5-7日齡開始,補料時要盡量少喂勤添,防止飼料浪費。每天要將剩余的部分清出喂母豬,料槽清洗消毒后再用。仔豬代謝旺盛,一定要保證充足清潔的飲水。

(3)抓好斷奶關

母豬泌乳在3周時達到高峰,然后逐漸下降。這時單靠母乳不能完全滿足仔豬快速生長需要。故仔豬必須在10-15日齡時采食乳豬料來滿足其生理需要,促進仔豬快速生長,提高斷奶窩重,降低斷奶應激。

①選擇營養濃度高且平衡、適口性消化性好的乳豬料。

②少喂勤添,以適應腸胃功能,減少拉痢。

③斷奶時避開疫苗注射、轉群、閹割等應激因子,減少斷奶應激。

④斷奶時趕走母豬,仔豬原圈飼養2-3天。

(4)過好免疫關

母豬奶水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在仔豬出生8-12小時達到最高峰, 然后逐漸減少。仔豬初生后3小時內迅速吃到初乳并能吃到40-60克初乳的話,大部分仔豬都能獲得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免疫球蛋白量。 同時, 仔豬體內自身免疫是出生后逐漸增加代替初乳中獲得的免疫作用。

仔豬未充分形成自動免疫以前從母體中獲得的免疫功能減退, 3周齡前形成"免疫空白", 所以易得疾病。 尤其早期斷奶時免疫空白時期和斷奶重迭, 所以更要注意做好護理工作??稍诓溉槟肛i和仔豬飼料中添加+黃芪多糖粉+0.1%多維,提高奶水質量,促進仔豬免疫器官發育,改善豬群亞健康狀態,提高豬群免疫力,以提高仔豬健康度,幫助仔豬順利度過斷奶關。


?

關注我們

地址:吉林省公主嶺市張家街原種場

電話:0434-6865222/0434-8888777

傳真:0434-6869333

COPYRIGHT ? 2017 公主嶺紅嘴飼料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吉ICP備13003454號-1 網站設計:中諾科技 網絡寬帶:中諾云